蕲艾 [qí ài]

蕲艾(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又名:大叶艾、祁艾等,属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因产于蕲州而得名。
蕲艾是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中文学名
蕲艾
拉丁学名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var. argyi cv. Qiai
别称
大叶艾、祁艾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生长环境

蕲艾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区,生长繁盛期24~30℃,气温高于30℃茎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低温小于-3℃当年生宿根生长不好。[2]
分布范围
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中国。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日本有栽培。[1]

主要价值
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
内服
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
外用
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对于产妇和婴儿,洗用艾叶可以消毒强身。
可以说,从古至今蕲艾在蕲春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学生每天徜徉书海日夜用眼,视力一降再降;上班族们习惯晚睡熬夜失眠,黑眼圈天天找上门;屏奴时代,手机控们的目光时刻不离屏幕。每天用眼比睡眠时间还长,眼睛真的很受伤。

也许因为各种无奈的原因,人们无法避免过度的用眼,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舒缓眼睛,避免眼部因长期疲劳而产生各种症状。从蕲艾眼罩自身来讲,唯一不适的人群是皮肤破溃的、红眼病的。红眼病也可以在外部擦拭。所以不要把中药用西医的道理去解释,解释不通。按照西医来讲,这三个是完全不相干的病,而为什么这三种病都可以吃六味地黄呢?因为这三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肾不好。糖尿病是肾阴虚三焦火旺,失眠是肾阴虚心火旺,耳鸣是肾开窍于耳。所以都可以用六味地黄。所以,要用中医的方法去解释眼罩,蕲艾本身就是中药。

药用价值
自古民间流传“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俗语。中医亦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因此,艾灸治百病。“艾草之王”的蕲艾全草能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蕲艾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蕲艾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蕲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蔬菜。

蕲春尚安蕲艾科技有限公司从种植到配方、天然提炼、合理利用、坚持传承李时珍仁爱精神,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高举大爱李时珍、养生到蕲春的大旗,不断提升和优化产品质量,做诚信的本草供应商。尚安蕲艾科技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创始人的带领下,高举养生旗帜,以严谨的态度,打造民族养生品牌。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