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也因“天然药库”“世界艾乡”闻名遐迩。当地流传着“家有三年艾,不求郎中来”的老话,发展“艾制品”的历史是不少当地人信手拈来的故事。
从地头随处可见的“野草”,到保健品中的“网红”,如今,电商风潮来袭,艾草产业的潜能被再度挖掘。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南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艾草基地,种植面积超过24万亩,种植产值超过7.2亿元。同时,全市艾草种植、加工、电商企业约3000家,电商交易额超80亿元,达到全国市场70%以上,悄然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艾制品电商产业带。
“以前做饲料喂猪的艾秆,现在加工成了‘泡脚药包’,不仅网上热销,价格也翻了好几倍,很多农民都跟着致富啦!”日前,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栾迪告诉记者,这个地道的“艾乡人”从去年开始将销售重心转移到电商平台,目前日均能够达到1000单。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艾草触电”已成了有趣的产业图景,众多“艾制品”商家正在“飞速筑巢”各类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到这种传统又现代的保健方式。
在南阳综合保税区的产业数据平台上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从去年4月份至今年3月份,南阳艾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的出口额增长50%,艾灸条、艾灸贴、艾草足浴包等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纷纷崛起、下沉,让不少艾草企业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其中,南阳仙草药业被认为是当地最先“触电”的企业,2009年开通“诚信通”店铺入驻1688批发网,工厂重心转至线上经营贴牌代工业务。到了去年,这家企业已“化身”资深电商玩家:“2020年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00%,月均成交额3000多万元。”负责人宋鑫透露。最近两年,他相继注册了“蕲大妈”“仙草艾”“妙艾堂”等养生品牌,多款艾灸制品在电商平台登顶销量榜首。
尝到甜头的还有河南圣旺药业。2015年,由于艾草线下生意不景气,他们开始试水电商。“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做电商的那两年,各类线下展销会订单不断减少,大家都养成了线上交易的习惯;现在还有客户直播带货卖我们的产品,几乎每天都卖三四万盒。”公司总经理宋秋燕提及“触电”的事不胜唏嘘,她也一股脑儿在拼多多等不同平台开起了共10家网店,月均销售额达到四五百万元,比以往线下销售额高出近十倍。
闻着药香长大的宋秋燕出身“艾草世家”,32岁的她成了这项未竟事业的主心骨。“我们每做一款保健类的产品,都要用心做到极致,才能换来消费者的回购。”说起自家生产的艾草贴剂,她底气十足。
目前,线上南阳艾草产品呈“百花齐放”的态势,除了艾条、艾炷、艾灸盒等传统产品外,还有艾灸仪、艾草精油、艾草贴、艾草热敷包等一系列新品。
“端午节前后艾灸市场开始进入旺季,去年端午节当月我们的产品在线上销售额超1500万元,今年消费回暖,预估这个月能到2000万元以上。”提起今年的“艾草季”,宋鑫充满了期待。
电商的到来,也催生了业态的创新。
做电商后,宋秋燕能够更加及时调整产品的细节,消费者在平台留下的反馈意见,给了她不断修改提升的动力。
“最开始都是古法熬制药膏,功效强,但用后不易清洗。现在为了大家使用方便,能覆盖更多人群,也为了便于电商销售,通过机械化流水线的批量生产‘艾草贴剂’”。
“根据关节部位特别设计的,贴起来不会掉且携带方便,成本也比较低,功效却没有丝毫折扣。”宋秋燕介绍。
以前她一直觉得艾草贴会像普通膏药一样,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谁曾想在电商平台上,年轻白领一族对这种既减缓疲劳、又使用便捷的保健品热情甚高,尤其是在冬天,不少“90后”“00后”都痴迷于这个“既保暖又保健”的网红产品。
网购的火爆也倒逼很多像宋秋燕一样的“工厂型商家”由“代工”转向“直供”。
栾迪认为这个过程很自然,“电商账期很好,最多十几天就到账,没有风险;由于工厂直供,平台运营成本也低,即使卖价实惠,利润还是有保证。”
5月25日,拼多多“家乡好物直播”乡村产业振兴计划首站落地南阳,河南省政协委员、高级农艺师陈增喜和南阳药益宝公司董事长查洪付两位“60后”,亲自上阵推荐家乡的艾草制品。
“我也不太会吆喝,只能给大家讲讲家乡的艾草到底有多好。”在镜头面前,搞了十余年艾草制品生产的查洪付有点腼腆,一旁前来助阵的陈增喜则是如数家珍,为消费者详细分析艾草的各种成分和对健康的益处,吸引全平台40万消费者观看购买。
据悉,作为“家乡好物直播”乡村产业振兴计划的全国第一站,将地方媒体、特色产业和平台流量等资源聚集起来,推动南阳艾草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此行目的。该计划预计在未来三年将覆盖超过100个涉农产业带。
“下了这个坡就是以前的家了,耕地也都变成水了。”在丹江口水库旁的淅川县九重镇桦栎扒移民新兴社区,记者见到了臻草艾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南阳淅川县先后动迁40万人,被冠以“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县”;而九重镇又因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被称作“渠首”。作为移民大军中的一员,张永红和不少村民一样,在搬迁时遭遇了对未来的迷茫。
“2011年中线工程二期动工我们就开始搬了,当时都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后来不少朋友告诉我,南阳的艾草做得非常好,很有前景。”张永红说。
在外打拼多年,最不缺的就是闯劲和钻劲。“第一年种下去光除草就花了几十万元,艾草娇贵,‘怕旱又怕洪’,第二年地里都装了排水设施,又打了深水井,产量和收益才上来。”
张永红种的艾草经过收割、晾晒之后,一部分做成艾绒,一部分做足浴包,这些工作都由村里的“移民”完成。从2018年起,他将自家艾草初加工产品放到拼多多上销售,并自学摄影、修图等技能,一人身兼运营、客服多职。
现在,张永红最大的梦想就是扩建加工厂房,搞深加工,通过电商平台把自家品牌做起来。
除了移民村,在南阳市七里园乡达士营村,大大小小坐落着几十余家艾草种植、加工企业,其中年产值突破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7家,仅艾草产业一项全村产值便突破2亿元,解决农民就业1000余人,彰显了“小艾草大产”的独特魅力。同时,达士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村”,全村做艾草和农产品生意的电商店铺超过162家。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会长韦跃之介绍,南阳艾草的产业链上承载着数十万农户的生计,一亩地收益在三四千元左右,一年能收两到三茬;去年全市艾草产值达到120亿元左右,并培育了仙草药业、药益宝、绿莹艾草等产值破亿元的大型企业。
“电商是一个窗口,从2019年至今,电商销售额每年都呈百分之三十的数字递增。”在韦跃之的蓝图里,南阳“世界艾香”蓝图初显,未来还将大有作为。
牵头制定多项艾草技术标准的陈增喜有同感:“2016年政府就把中医药发展定为国家战略,南阳是在两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推动艾草产业现代化,要有‘星辰大海’一样的追求。”
目前,品牌化一直是当地艾草产业的隐痛,过去大量工厂依靠代工生存,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家家搞产业,但始终缺少头部品牌。
而在三百公里外的湖北蕲春县,“蕲艾”已成为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牌,每年产值增速超过35%,预计到2025年蕲艾年将达300亿元,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陈增喜认为南阳艾制品产业最需要补齐的短板就是品牌和标准。目前当地已分别和郑州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等建立起产学研合作,从源头上加速攻克艾草的品种选育、基因测序,并对艾制品进行标准化分级,不断开发新产品。
“现在很多艾制品还没有‘国标’,可以先探索制定电商平台上的艾草制品团体标准。”陈增喜认为,这将推动南阳艾草行业的后续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啸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