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厂商对销售的艾条描述,常会写“三年陈、五年陈、十年陈”的字样,
这里说的年份,指的是艾叶在制成艾绒前,艾叶采摘后存储的时间。
是指艾叶原料的储存时间,并非制成艾绒或艾条后的存储年份。
艾叶在存储的过程中,它的有效成分经氧化和挥发,其性也变得醇厚。
而已经制成的艾绒或艾条,尤其含绒比例越高的,油等成分含量挥发越少,
艾绒或艾条成品在存储过程中的挥发和氧化作用就越微小,
并不能等同于艾叶原料的存储。

“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孟子这句话非常有名,经常被引用。
它的完整文字是“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意思是说:想称王于天下的,不要像患病已久才想起找多年陈艾的人,
临渴掘井是来不及的,马上开始积蓄吧,否则永远也无法得到。
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陈艾的治疗疾病方面的殊胜之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
“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可凡事都离不开一个“度”,所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先来看看新艾和陈艾区别到底在哪里,再说“度”的问题。
艾灸的疗效既来自其阳性物质燃烧后的热作用,
也来自其辛香气味带来的通窜之力,即药力,可谓既有烟熏之力,也有火燎之功。
新艾做成的艾绒,由于其中挥发油的含量较高,所以通经走窜的药力较强,
但同时也导致燃烧快,火力大,烟也浓,这种热力容易让人有灼烧的感觉,
而它的灸感停留在皮肤表层较多,深入脏腑的能力较差。
陈艾随着油性物质的挥发和氧化,火力变得温和,热的穿透力增强,透达脏腑的力量大大提高。
但同时艾叶的辛香之气逐渐减弱,开窍启闭之势必然不足。
可见,在燃烧的热作用方面,陈艾更有优势,
而在药力辛香气味的通络作用上,新艾更有优势。
所以过陈或过新的艾条都不合适,依临床经验看,
通常超过一年陈的艾条就具备了疗疾之力,
三到五年的正是当打之年,十年以上的艾条,如果保存得当,也算是年富力强,
但是如果你拿到手里已经闻不到艾草的香气了,还是让它告老还乡吧。
虽然无奈却还是要提醒一点的是,艾条的陈年目前并无国家标准,
所以所谓的几年陈都是商家的一种描述,是否准确就只能凭良心了。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