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延长寿命,并且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健康、愉快,历来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而满足这一美好愿望的唯一手段,就是养生。
中华民族是最讲养生之道的民族,中国传统养生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典籍浩繁,养生家迭出。可以说中国传统养生学在人类文化宝藏中,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是一座伟大的宝库。
1
本书是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古代名人的养生保健长寿之道。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约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据传活了三百多岁。《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系哲学着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养生思想。老子主张顺乎自然,清境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认为静胜躁,反对生生之厚,即奉养太过度;认为益生曰祥,即纵欲贪生乃不祥之事。
《庄子》
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哲学家。主要养生思想包括:"清静无为",要求"忘我、无欲",认为"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清静养神以保形体,即: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初步揭示了静动结合以养神,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管子》
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管子》一书可能为后人托名所作。他的养生思想主要有:(l)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即以"平正"养生,包括乐观端正,节五欲去二凶,去好过等;(2)主张虚静、恬愉以养心神。认为只有"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3)认为"静胜躁","静则得之,躁则失之。"(4)提倡"老则长虑",若"老不长虑,困乃竭"。即老人如不经常动脑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很快变得呆顿,促使衰老。
《子华子》
子华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魏国人。养生方面的主张有:(1)六欲皆得其宣;(2)认识到正常生理"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弊。"所以,主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
中国当代名人行为与养生
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研究表明,实现健康长寿不是梦,也并非幻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为了使人类的寿命逐步接近最高寿限,逐步使多数人能健康地活到"天年",即活到百岁,研究总结一下我国当代寿星们健康长寿的理念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刘华清我没理由生气
2011年1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但凡长寿的人都有宽阔的胸怀,对身边的人,总是能够给予关怀和信任。尤其是担任领导后,有些人的性格和脾气会发生很大变化。但难能可贵的是,刘华清一直能保持平易近人的本色——在给别人宽容理解和敬重的同时,也塑造和谐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
"我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没有发过脾气,即使他们有点错误,也从没发过脾气、训他们,有错误,总是教育、说理。即使是较为严重的错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刘华清的身边,从警卫员、秘书、炊事员、司机,到保健医,都受到过他莫大的帮助。"我希望他们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法制,不违纪,不犯法,千万不能走弯路。我们既是上下级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我有什么理由打人、骂人、吼人?"与人接触,处处为别人着想,不管是谁。要是说图回报,那就是一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睡好觉,才能吃好饭,才能干好工作,因而生活快乐,保持健康的身心。
晚年的刘华清,或许是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离岗的他学习和工作时间似乎依然不减。他每天总是设法抽出一些时间来,看文件、看报、读书,有时到办公室坐坐,了解情况,与工作人员联络感情。当然,他还保持着散步、打桥牌、玩麻将、下象棋、听京剧和看电视剧这些兴趣爱好,偶尔也会下下厨房露一手。
刘华清生前曾说:"人到老年,格外注重感情,格外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深情和友谊的事,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越来越重。人老了,向往的是平稳、自由、安静的生活。平民出身的人,无论官多大,职位多高,到头来他还是个平民,是个布衣之人。"
中医养生文化: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中医曾益
早在汉武帝时,就有一位医术高超、治疗过许多疑难杂症的女医生,享有很高的声誉。汉武帝宣帝后期,有一位女中医淳于衍,她有着渊博的医学知识,尤其擅长妇科。据说她在那个时候生下了女王,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既有医术又有能力。在金朗,著名学者葛洪的妻子包谷和她的父亲和丈夫一起学医。后来,她走上了道路并应用医学。她特别擅长灸疗,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纪念包谷,当地人还专门建造了一座三元宫,在其中专门为他们的工资设立了一座包谷雕像。
宋代专治重病的冯、专治妇科的王夫人和专治外科的张小娘都是著名的女中医。明代眼科医生陆士、、韩在内地行医,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女中医。但曾益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中医女医生。曾轶,又名袁波,来自四川华阳。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值国家危机严重的时代,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样的环境中,曾益接受了进化论和改良主义。
她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要变得富有和强大,它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家庭”和一个“强大的种族”,而行医正是它的方式。因此,在“医人医国”思想的指导下,曾益通过学习医学理论和著书立说,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曾轶的思想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她的《顾欢诗选》中。这个系列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妇女研究,医学和诗歌。关于医学的主要讨论是“医学文章”这本书。这本书写于光绪三十二年,相当于1906年。曾益当时54岁。
共有两卷医学文章,都是木刻的。第一卷由4卷组成。第一卷包括脉论、舌色论、温病论、感冒论、伤寒论等。,第二卷是治疗温病入中焦,第三卷是治疗温病入下焦,第四卷是治疗伤寒。下一本书也有4卷。第一卷是杂病,第二卷是妇科,第三卷是儿科,第四卷是外科。
在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的理论指导下,曾益患过四次温病。因此,她崇拜吴鞠通的《文冰条辨》。在她自己的著作中,许多地方都采用了吴鞠通的理论和医学处方。经过39年的刻苦学习,曾益对伤寒、热病的疾病和治疗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以他选了一些精华写了下来,成为《医篇》的主要内容。曾益经常准备自己的药方,这些药方非常精确,而且很协调。他们中的一些人亲身经历过。例如,当她32岁时,她患有阴综合症和咽喉麻痹,这是非常危险的。
她将1.5克肉桂、1.5克生姜和1.5克甘草放入碗中,用开水冲洗,用水蒸药碗,然后将药慢慢吞下碗中,最终摆脱了危险。后来,她用这个处方治愈了许多病人。曾益非常重视民间经验。她听到医院北部一个地方的一名士兵说,当他以前在一个地方参军时,他患有窒息性疾病,不能吃喝。他无能为力。几天后,他去了一个集市,又渴又没茶可买。我看见一个小贩在一个大锅里煮了十几只鸡,现在正在卖。
这个士兵真的很渴。他和小贩谈判,买了些鸡汁解渴。然而,这种鸡汁又浓又鲜,食用时会到达下焦。不像被饮用水吃掉时,它经常被阻止进入上能量层。因此,这个士兵甚至买了几大碗喝鸡汁的衣服。后来,他用鸡汤煮粥作为他的主要饮食。
他的胃隔膜逐渐张开,他的病也逐渐痊愈。无意说话的人,有意倾听的人。听了这话以后,曾轶小心翼翼地想起,以后每当她遇到这种吞咽困难时,她都会用浓鸡汤和少许姜汁来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益还十分重视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如果她提出要注意休息,“保护脑力”;“呼吸新鲜空气空保护肺部空气”;需要更多的活动来循环血管等等。曾益成长于封建时代,但他的医学知识非常渊博,尤其是思想非常进步。
在中国古代,既熟悉医学理论又有行医救国思想的女中医并不多,其中以曾益最为突出。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