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窗户外正下着中雨,把柏油路面洗的一干二净,地里的艾草长得也正喜人……记者驱车来到位于耀州区孙塬镇贺咀村的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据悉该公司目前艾草种植面积和艾草生产能力均占陕西省行业内的70%……
走进生产车间,六组出绒加工机整齐划一地摆放在那里待命,“一般的厂子只有三四组出绒的加工机,咱这儿有六组。艾叶从外面进入生产车间,首先进行粗绒提取,然后每经过一组都会将绒再次提纯,根据不同客户和不同产品的要求,会选择在哪组机器出绒。”
“这是打包机,专门制作足浴包,基本上用的是比例较低的艾绒。”
“这是艾条加工机,卷艾条和艾柱用的,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直径不等的艾条或艾柱。”
……
该公司总经理杨号锋一边介绍着一边指着外面说,“你看外面篷布盖着的,就是收回来的艾叶,由于艾叶比较特殊,对存放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是在地里把艾叶打包好后,放在阴凉处,但底下必须镂空,这样便于通风,等阴干到一定程度了,再运回厂里……”
据了解,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的药王艾业有限公司,自2017年9月注册成立后,目前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7400多亩、加工车间四处,仅孙塬镇年加工能力15000多亩,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均占陕西省行业内的70%……目前,该公司已拥有6大类70余款产品面世,包括家纺、日化、灸具、物流、仓储、包装等各个板块。
河南南阳依托张仲景故里,发展宛艾;湖北蕲春依托李时珍故里,发展蕲艾;在陕西,依托药王故里,发展秦艾。这是杨号锋的想法,也是他的做法。“秦艾是咱们秦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咱们陕西艾草产业的一张名片。药王艾业公司立足药王故里,依托本地药王文化,以缔造’秦艾’产业品牌为目的。在艾草种植、艾品生产、养生服务三个产业链上做到有机融合,探索了艾草产业在陕西地区发展的新模式。’立足药王故里、发展秦艾产业、服务全民健康’是药王艾业赋予秦艾产业的使命。”
2017年,在经过多方考察后,带着对秦艾的使命,杨号锋于9月份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药王艾业诞生后,仅用两年时间,便建设了耀州区孙塬镇、瑶曲镇、照金镇以及宜君县四个生产加工厂房,年加工能力在6万-8万亩,“根据当地种植面积的大小,为了便于收购和加工,我们在这四个地方都建设了生产加工车间,由于种植面积有限,目前只有孙塬镇的厂子在生产,但七千多亩还是远远不够,去年我们从陕南等地又购进了500多万元的艾草,但机器还是不能满负荷运转。“杨号锋说道。
原材料是生产的血液,为了解决种植瓶颈,药王艾业结合当前的脱贫攻坚政策,并针对当地土地干旱贫瘠靠天吃饭、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荒芜的情况,创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农户和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我们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且签定兜底收购合同,让老百姓种植艾草没有后顾之忧。目前我们基地种植了1800来亩,农户和合作社的在5600多亩,但现在远远达不到生产和加工的能力,要想满负荷生产,种植面积至少还的翻10倍……”杨号锋表示,艾草是根生植物,一年可以收割三茬,目前主要种植的是五叶艾,出绒率高。
对于产品的销售,杨号锋并不担心。“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有艾条、艾贴、灸具、艾草茶、足浴包、家纺、洗护、精油等,6大类70余款产品,也已经跟国内的多家中医药堂达成了线下供应关系,同时,我们也开通了网店,便于推广和销售。不过,如何让消费者正确使用艾的产品,使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作用,还需要我们去培训一批人。”
据悉,灸疗培训是秦艾的重中之重。“药之不到、针之不及、灸之”,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仝小林院士就强调了艾灸在祛湿驱寒、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的作用。“传承古老、绿色的灸疗服务,让中医灸疗技术深入基层,普及民间,用低成本的方法缓解和解除老百姓的病痛,让因病致贫的家庭减轻开支,对未病先治的养生理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大家的身体变得健康,这就是秦艾灸疗普及的重要意义。”杨号锋说。
杨号锋经常说,秦艾是秦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艾草产业的一张名片。怎么传递和背书这张产业名片,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做好的,要靠各级政府、广大的农民朋友、生产企业、医务工作者、媒体、教育界朋友等各行各业共同努力。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